鈑金電焊手錘是鈑金加工中常用的工具之一,所以鈑金工對手錘不但會使用,而且也應該會維護。南朗成套鈑金加工當錘柄裝入錘頭時,錘柄中心線與錘頭中心線要垂直,且柄的最大橢圓直徑方向要與錘頭中心線一致。為了使錘頭安裝緊固不松動,避免錘頭脫落,必須用金屬楔子或者木楔子,打入錘柄內加以緊固。錘柄必須平整,錘面應光滑平坦。成套鈑金加工哪家好手柄不可當作撬棍和用以清理鐵屑及砂粒。在使用手錘時應注意如下幾點安全事項:(1)不適用錘柄楔子松動、脫落和有裂紋的手錘,以防錘頭飛出造成事故。(2)應避免錘柄、錘面有油。手出汗時,應擦干凈后再握持手錘。(3)在揚錘打擊以前,必須注意四周,以免發生事故,并禁止錘頭正面對人。
合金成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材料的強度、比重、可焊接性、抗氧化能力和酸性。碳含量越高,材料越難切(臨界值認為是含碳0.8%)。材料的基本微觀結構,一般來說,組成材料的顆粒越細,切割邊緣的質量越好。南朗成套鈑金加工表面質量和粗糙度,如果表面有生銹區域或氧化層,那么切割的輪廓將不規則并出現許多破損點。如果要切割波紋板,就選擇最大厚度切割參數。表面處理,最常用的表面處理有鍍鋅、聚焦鍍鋅、涂漆、陽極電鍍或覆蓋分層塑料膠片。用鋅處理過的板材易于在邊緣出現掛渣;對于涂漆的板材,切割質量依賴于所涂產品成份的組成。光束反射,光束在工件表面如何反射取決于基本材料、表面粗糙度和處理。一些鋁合金、銅、黃銅和不銹鋼板材具有高反射率的特點。成套鈑金加工哪家好切割這些材料時,要特別注意調節好焦點位置。焊接時,低熱傳導率的材料,和高熱傳導率的材料相比,需要更小的功率。熱影響區,激光火焰切割和激光熔化切割會導致切割材料邊緣區域發生材料變異。當加工低碳鋼或無氧鋼時,熱影響區的淬火減少了;對于高碳鋼(比如Ck60),會出現邊緣區域變硬的現象;對于硬軋鋁合金,熱影響區甚至會比其余部分稍微軟一些。
眾所周知,機箱機柜的外殼都是用鈑金制成的。1、鈑金機柜不允許有肉眼可見傾斜或局部歪、扭現象存在。框架立柱與底座垂直度為小于1.5mm。南朗成套鈑金加工檢測時以底座上表面為基準,以立柱上端內沿面為測量點。2、頂框與底座平行度為小于1mm。檢測點為底座上表面及頂框下表面,且互為基準。也可通過測量六面之對角線的長度,相差不得超過2.5mm來檢測。有中隔板者,頂框與底座平行度可放寬至1.5mm,中隔板與頂框或底座平行度為小于1mm。3、上、下圍框的對角線之差的絕對值小于1.5mm。4、立柱不能有扭曲現象,成套鈑金加工哪家好各立柱與上、下圍框相連的兩端交接線與圍框相鄰平面的平行度為小于0.5mm。5、支撐插箱的滑道,同一層的左、右滑道所組成的工作面相對底座上表面的平行度為1mm,且應保證插箱裝入后相鄰兩面板之間間隙之差的絕對值不得超過0.6mm。以上就是鈑金加工中機箱機柜的外形尺寸的檢驗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鈑金件公差選用的問題,目前行業內參照的標準有《沖壓件尺寸公差》即GB/T 13914-2013、《沖壓件角度公差》即GB/T 13915-2013以及《沖壓件形狀和位置未注公差》即GB/T 13916-2013。在標準GB/T 13914-2013的《平沖壓件尺寸公差》中規定了基本尺寸為0~6300mm、板材厚度為0~6mm的不同規格的平沖件的公差等級和公差值;《成形沖壓件尺寸公差》規定了基本尺寸為0~1000mm、板材厚度為0~6mm(分t≤1mm、1mm<t≤4mm、t>4mm三個厚度區間)的成形沖壓件的公差等級和公差值,以及沖壓件尺寸極限偏差的規定和公差等級的選用。GB/T 13915-2013規定了沖壓件的角度公差。南朗成套鈑金加工GB/T 13916-2013規定了沖壓件的形狀和位置未注公差。未注公差一般是指圖樣上無需標注的公差,在我國又稱為“未注公差、自由公差”。一般公差分為精密f、中等m、粗糙c、最粗v四個公差等級。有很多公司規定用GB/T 1804-2000,也有的公司規定用GB/T 15055-2007,誰對誰錯呢?GB/T 1804-2000是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本標準適用于金屬切削加工尺寸,也適用于一般鈑金件的加工尺寸,非金屬材料和其他工藝方法加工的尺寸可參照采用。GB/T 15055-2007規定了沖裁件線性尺寸、成形件線性尺寸、沖裁圓角半徑線性尺寸、成形圓角半徑線性尺寸、沖裁角度尺寸、彎曲角度尺寸公差的極限偏差。比較兩個標準可發現基本尺寸相同的各個尺寸段中GB/T 15055-2007的公差相應放寬,實際上,能達到兩個標準中f級的鈑金件已經是精密級了。個人以為鈑金件與機加工零件之間有配合要求的推薦用GB/T 1804-2000,單純鈑金件用GB/T 15055-2007。再從實際出發,數控沖、數控剪、激光切割、水切割等下料方法目前均能達到f(精密)級,而大部分公司一般在圖紙的技術要求中注明未注公差按以上兩個標準之一的m(中等)級執行,所以對以上現代化的數控下料設備而言,再去研究采用哪個標準已沒有必要。盡管GB/T 15055-2007中還針對不同材料厚度(分t≤1mm、1mm<t≤4mm、t>4mm三個厚度區間)規定了不同公差等級所對應的極限偏差值,但這對傳統的普通下料設備仍有實用價值。對折彎工藝而言,數控自動折彎機(如Salvagnini和通快等設備)也能達精密級,普通數控折彎機在對較大尺寸(如大于尺寸1500mm時)零件進行折彎后其成形尺寸不一定能得到保證,這是折彎過程中手工定位和大尺寸易變形所造成。20世紀70年代以前,紡紗廠使用的滾筒當屬傳統意義上的精密鈑金件,單節滾筒卷圓縮口后用錫焊連接,滾筒全長6m用5~6個單節滾筒連接而成,直徑為400mm,其全長圓跳動只允許在500μm以下,故使用2~3年后滾筒就要整修,而會修的師傅屈指可數。現在的數控鈑金機床誤差縮小至100μm甚至幾十微米都不在話下,這就體現了鈑金的“精”(即加工精度)。我們的精密鈑金還在于“密”:材質致密均勻,無表面蝕點,無微裂紋。附近成套鈑金加工精密鈑金設計技術要求為:⑴成品表面平整光滑無銹蝕,不應有劃痕、擦傷等損傷零件表面的缺陷。⑵加工棱角清晰、圓角過渡平滑,不得有翹曲變形現象。⑶去除全部毛刺飛邊,銳角倒鈍。⑷下料和沖孔邊口不應有翻邊現象,毛刺高度不大于0.1mm。⑸淺拉深不得有起皺、拉裂、扭曲等現象。⑹外觀尺寸及公差(包括線性尺寸、角度、形位公差等)應符合圖樣上的技術要求。這也是我們設計精密鈑金件的圖紙和檢驗的技術要求。